成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都地名故事抗战时期春熙路印象繁荣与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791307.html

春熙路自从诞生以来,就以作为成都商业、经济中心的形象而存在着。不可否认,劝业场开启了成都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而春熙路则当之无愧成为现代化的发扬光大者。然而,从另一面来说,春熙路由*阀而建,它的诞生与发展,都具有迎合*客、*阀、乡绅等资产阶级人物的价值指向。

在抗战时期,春熙路迎来其繁荣的辉煌阶段,但同时也放大了资本的奢靡,其作为载体影响贫富间的差距,催生、强化了资本家们的享乐心理,而不利于抗战。因此,春熙路的形象既反应了春熙路自身性质的矛盾,也体现了知识分子们对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者们的批判。

东大街是“成都顶富庶的街道,凡是大绸缎铺、大匹头铺、大首饰铺、大皮货铺,以及各字号,以及贩卖苏广杂货的水客,全都在东大街”,而劝业场(商业场)则建设在总府路上,是清末民初集购物、娱乐、休闲融于一体的商业场所,它是四川走向现代化的里程碑,在四川近代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春熙路的前身便是跻身于东大街与劝业场间的一条羊肠小道,在当时商业场正南方向,只有一条“肠梗阻”似的小巷弯弯曲曲连接东大街,小巷围绕着长条形的按察使衙门迂回蜿蜒。

百年前的春熙路

年,四川*阀杨森建设了一条宽敞的马路,打通东大街与劝业场,连接两大经济中心。马路一开始取名为“森威路”,旨在迎合杨森“森威将*”的名号,此后杨森兵败逃出四川,才改名为“春熙路”,通常说法是取自《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或潘岳《秋兴赋》中的“登春台之熙熙兮”。

春熙路是一条一应俱全的多功能商业街,在劝业场两次失火后逐渐成为全城最繁华的地方,各类商铺琳琅满目,有电影院、银行、茶楼、剧院、图书馆、饭馆等,夜晚的春熙路在电灯的照耀下更加炫目多彩,有诗称叹:“电灯闪闪一街明,星宿飞来徧锦城。好是繁华天不夜,游人如在月宫行。”

整个街道,通过年拍摄春熙路的一张照片可以看出,春熙路街道异常宽阔,一辆小轿车在街道正中行驶,而两旁分别还能至少再并列3辆轿车,以此来论,春熙路足有7辆轿车的宽度,街道两旁的房屋异常整齐,多为两层,一楼为商铺,二楼为住宿,形状也十分类似,极富现代气息。

抗战以前,春熙路的繁华主要集中在春熙路南段与春熙路北段,东西段相对冷清。此外,成都作为深处内陆腹地的城市,受欧风美雨的灌溉并不充足。20世纪30年代初的成都市民,大多数不知电灯为何物,更别说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春熙路的街头也只有协和钟表行的“协和”招牌有霓虹灯闪烁。春熙路的街道固然繁华,但行驶的汽车仍寥寥无几,相比上海的南京路还有很大差距。尽管有舶来品的相继展览与销售,但作为本土文化象征的茶馆、小吃依旧占据街道的半壁江山。

杨森

抗战以来,成都成为抗战中心城市,“突飞猛跃的‘繁荣’起来”,“福特、通用、雪佛兰——各样汽车经理处出现了,甚至柴油汽车、木炭汽车、都驰驱在成都的街上”,“到处都增加了霓虹灯,最大的把门面围起来,暗淡的马路辉耀着红红绿绿的光线”。

春熙路作为成都最繁荣的街道,更是如此,正如有诗评价:“新都新繁一支花,温江郫县赛过它,加上大邑邛州府,不及成都一条‘春熙路’。”

春熙路就这样暴露在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之下,它既是外来知识分子笔下的摩登空间,也成为商绅*客眼中的聚宝盆与销金窟:“省外工商业内迁,大量游资涌进成都,给春熙路带来新的变化。原来较为冷落的东、西两段,也热闹起来,南、北两段,繁荣如故。街面的铺房成为新起和内迁的商家争夺的对象,口岸顶打费都以金条计算。北段一个单间门面的‘口岸费’,竟索取*金数十两之多,相当于盘顶一家小银行,香俏如此。”

欧风美雨所附带的现代繁荣伴随抗战内迁大量充斥在春熙路的每条街道上,本土元素逐渐弱化,一切都现代化,不可否认。“春熙路可谓已失去它的本来面目,而被战时的繁荣兴起来了”,春熙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洋街”。将春熙路对位南京路,成都比较上海的看法也越来越普遍,甚至有人称成都为“东方的小巴黎”。春熙路成为成都现代化的一扇窗,“逛春熙路”成为一种追逐现代、享受繁荣的口号。

街道是城市的表征,作为城市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与容器而存在。街道参与城市叙事,含有城与人的建构方式,“其含义远远超出位置和空间,而经常体现居住在这一区域的人之间以及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

春熙路自诞生以来便附有*阀敛财的罪恶因素,不可否认,繁荣的春熙路是壮大资本力量的催化剂与加剧贫富差距的导火索。署名静波的作者在年便发文声讨:“这春熙路有什么资格,敢代表西南的文明?是不是说它——春熙路——的房子,修得特别整齐,街道,修得特别宽敞,辉煌新奇的货品,特别堆得多,人来人往特别热闹吧了!其实这些华贵的东西,我们要问问,是中国货吗?还是舶来的必需品呢?还是奢侈品?还是大多数人所需的?还是供少数资产阶级的享乐的?只要你肯去仔细地分析一吓(下)。包你不会承认它可以代表近代都市的文明的。”

在全面抗战时期,春熙路愈加繁华,资本的奢靡被放大、显形,春熙路作为*阀、*客、商绅大肆敛财、纸醉金迷的公共空间,被赋予消极抗战与追求享乐的代名词,受到知识分子们的批判。

抗战前,春熙路各类商铺出售的货物虽然不算便宜,但成都市民多少也具有消费的能力,而出名的有来鹤茶楼、电影院都是老少皆宜的娱乐场所。抗战以来,物价飞涨,春熙路的商铺发展到寸土寸金的最高峰,“一个单间门面竟索取口岸费达到*金数十两至一百两”。为了追回成本,商品价格只能翻倍提高。

“春熙路的商店,是为地主、官僚、*阀服务的。所售商品都以高档、精致、缺俏著称。价值千元的珠宝首饰,六七百一对的鹿茸,以及高丽参、安桂、蒙桂等珍贵稀有药材,世界八大名表,进口鞋帽、针织品、化妆品一直到派克钢笔、蓝墨水等花色繁多。不过价钱之昂贵亦非常惊人,一般市民只能在橱窗外观看,怎敢问津。”

普通民众到春熙路,最多只能去三益公里看看戏、茶楼上喝喝茶。春熙路不再是民众消遣取乐的代表场所,而成为资产阶级的专属领域,正如李劼人在《天魔舞》中借人物感叹道:“论理,像他们这样有资产的男女,在讲恋爱的时候,逛公园、听戏、看电影、吃馆子,一块儿转春熙路,这是常事。”

表面的“首善之区”实则歪风邪气横行,囤积居奇之人以春熙路为中心,纵淫、奢侈、浪费,“使物价不断上涨,多少仕女们穿红着绿,化装得妖艳怪状!在电影院,大菜馆拥挤着,而不顾国家的兴亡。”

在春熙路,抗战的力量被极大瓦解,署名田野的作者走在成都的马路上,将成都太太们的摩登大衣与自己破烂而肮脏的*服相比,感叹道:“这地方的确太安静了,太和平了,你可以连战争的影子都找不到,你更可以看见还有不少整天计划着如何消遣的人。”尽管田野并没有示意自己所走的是哪条马路,但春熙路的太太百相一定不逊色于此。

总而言之,春熙路促使“两极分化,愈演愈烈,*阀豪门挥金如土。劳苦大众苦难深重,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知识分子以清晰的视角审视春熙路所体现的贫富差距,其中陈德骐的《假期在成都》一文最具代表性,作者讲述了一则自己由春熙路回家,又去某户人家送还纸条,最后再经过春熙路回家的故事。

文章开篇即描写了春熙路夜晚的摩登景象:红的灯,绿的灯,男男女女,高跟鞋,皮鞋,交错在这条马路上,汗的气息,肉的气息,混合着尘灰,使人窒闷得难受。呜……一辆轿车风驰般的过去了!又是一阵尘烟,这是一个都市的晚上。

之后,作者返回家中,这时的景象又转换为:这是一条又小又黑的巷,倘若不是有月光的话,你会感觉到四处都像伏着许多恶魔,张口在望着你似的。

故事场景瞬间由摩登街道切换为暗黑小巷,“红的灯,绿的灯”与“又小又黑”形成剧烈的颜色反差,象征贫富差距的悬殊。作者进一步叙述自己拾到一张纸条,是家人被炸死的补偿证明,于是准备送还给失主,到了失主家的位置,作者又描绘了一幅场景/p>

好容易到达了这地方,极目四望,眼光所触到的,尽是残垣断壁,败樑破瓦,几盏小菜油灯,就像*眼一般的闪闪灭灭,对门牌是不可能了!只好凭着嘴去问,倒还不难,很快的就得了结果,那不幸的人家,屋上已是片瓦无存了!只是用几片木板遮盖着,桌椅家具更是凌乱不堪,一个老态龙钟的妇人正对着灯在发痴,我嗫嚅着,我不知道应该怎样问她——那不幸的老人。

故事场景再次切换,而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这一片狼藉、破烂不堪的住所之中的老人,又刚刚失去了家人。场景的转换一步一步下降,达到最低点。

而后,作者再次经过春熙路时,感叹道:“又经过了那红的灯,绿的灯的世界,我蒙着头,闭着眼让这些东西一件一件的过去。”

毫无疑问,作者通过对春熙路的繁华摩登以及老人凄惨无助的对比描述,表达了在战时语境下,奢靡的资产阶级对贫苦人民的高度剥削,对后者表示极大的同情,而对春熙路以及春熙路上的男男女女则发出震撼有力的斥责。

成都地名故事:邛窑——中国彩绘瓷真正发源地成都地名故事:*龙溪咋从寂寂无名到三国蜀汉*权圣迹之地的?成都地名故事:成都平原史前城址都有哪些?成都历史故事:王右木与成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读书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