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所不知道的老成都 [复制链接]

1#

天府之国,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年的建城史,几千年来,城址从未迁移。

成都之最,最悠闲,最安逸,生活节奏最慢,有人爱成都的美食,有人爱成都的国际化,有人爱成都的大熊猫,有人爱成都的各个景点。

而今天要说的是,在这座年轻的城市背后那些我们所不知道的老成都。

石犀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

刻石立作三犀牛。

如果说一种艺术形式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人类历史的起源,那便是从旧石器时代就初具雏形的石雕艺术,在成都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中国石刻艺术史上最早的大型圆雕艺术作品,石犀牛。这尊石兽的外形十分巨大呆萌。

石犀牛第一次被发现是在年,但受限于当时技术手段,采取了回填的做法。直到40年后,石犀牛再次被发现,根据地层学上的分析以及造型纹饰,认为是在李冰治水的那个时代。

根据史书记载,李冰筑都江堰的时候,曾打造了5只这样的石犀牛,用来镇压水里的精怪。当年的五个石犀牛,有两个是放在蜀郡府里,就是现在天府广场的位置。此前挖出的很可能就是其中一只,而另一只的去向目前都还是个谜。

古人相信犀牛有一种分水能力,认为犀牛的主角长在鼻子上,下水游泳时,如果速度较快,水波会向两边明显分开。也有传说是因为把犀牛角点燃,可以照见水中的牛*蛇神,按这样说,如果让犀牛站在岸边,任何水精当然就不敢兴风作浪了,并且蜀人自古就有喜牛的风气,认为牛代表勤恳,而又以犀牛为贵。

九眼桥

锦城东下路萧然,

九眼桥南绿接天。

以九眼桥为中心的一带,尤其是酒吧一条街,早已火遍全国,夜色降临,九眼桥就是成都人眼中的深夜“食堂”,九眼桥,位于成都锦江区与武侯区的接壤处,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弧形石拱桥,犹如一张巨大弯弓横卧锦江,这座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时称“宏济桥”,天启年间更名为“镇江桥”,在清朝改称“九眼桥”。距今多年,由于这座桥有九个洞,故得名九眼桥。古九眼桥于年冬拆去。

年的九眼桥

相传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就是从这里飞升上天成仙的。说来也怪,在九眼桥上千块红沙石板镶的桥面上,靠北头有一块石板与众不同,上面凹有一个人脚板形的坑。有男人用脚去试,刚好是一满脚。由于铁拐李足跛子,升天只能用一只脚蹬地,所以引出这段传奇。记得当时到九眼桥上散步观景的人,总要围在这块石板面前,用脚比试,并向过往的外乡人津津有味地讲述“石板传奇”。

现今的九眼桥

武侯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位于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因为他身前多次被册封为武乡侯,所以被人们称为武侯,实际上武侯祠原本是诸葛亮侍奉刘备的庙,刘备在去世的前两年称帝,死后谥号昭烈皇帝,虽然祠堂门口一直有汉昭烈庙匾额,但人们习惯叫它武侯祠。

除了成都武侯祠外,河南南阳也有一座武侯祠,南阳武侯祠初建于魏晋,是当年诸葛亮出山之前隐居的地方,而成都武侯祠内,有刘备和诸葛亮二人合祀,并同时祭祀关羽、张飞、赵云等其他蜀汉英雄人物,又因为诸葛亮在四川声望很高,民间便渐渐以武侯祠来统称刘备与诸葛亮的祠堂,成都是当年诸葛亮工作的地方,南阳是诸葛亮生活学习的地方,成都武侯祠是蜀汉三国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

几十年岁月磨砺,几十载共赴梦想,刘备和诸葛亮修成了君臣关系最为信任的典范,于是在身后君臣同庙延续情义千秋也就不足为奇,不过虽然君主丞相同祭在一处,实际上却是丞相人气更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的诗作已流传余年,我们现在看到的武侯祠是清朝康熙年间重建的,比起杜甫看到的,规模已经小了许多。

锦官驿

锦城丝竹可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成都又叫锦城,或者锦官城。渊源当然和织锦有关,相传在古蜀国时代,蜀人就开始大规模养蚕织锦,西汉时期,成都的丝织业空前繁盛,*府为了便于管理,便设置了锦官,并在成都南门的万里桥南岸建立锦官城,把织锦工集中起来,由锦官进行管理,久而久之,锦官城便叫开了,锦官驿的名字便是在此基础上诞生的,据文献记载,清康熙六年设立驿站,这里又是离开成都的第一站,所以就叫锦官驿。

老成都的锦官驿

明末清初,四川驿站就多达多处,康熙年间裁设多半,共留有64处,大的叫驿,小的叫站,全省构成一幅十分严密的邮*网,而网的中心则在成都的锦官驿,东南西北四路公文全以锦官驿为起点。明末锦官驿在成都东门外沿江十里,镇江桥南岸,清代锦官驿的位置大概也是在此,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东门外,九眼桥以南的汽车站附近。

锦官驿街

我们走过成都的每一处街巷,依然留有老成都的味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